通知公告
最新图文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简讯
“‘河’我一起,守护兰州”实践活动案例
被评为全国“环境友好 儿童友好”优秀案例
发布日期:2024-01-02 字号:[ ]

近日,在2023年“环境友好 儿童友好”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案例征集中,兰州市校外教育办公室、兰州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报送的《“‘河’我一起,守护兰州”研学实践活动案例》荣获“优秀案例”称号。

本次活动是中国儿童中心组织开展的全国案例征集活动,汇聚各地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成果,提升教师活动研发能力,推动各地相关工作的落地与可持续发展,促进不同地域、行业、机构间的交流与互动,搭建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专业技术平台。经专家评审,共评选出优秀案例20篇。

“‘河’我一起,守护兰州”研学实践活动是兰州市校外教育办公室、兰州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2023年创新举办的一项实践活动。兰州市校外教育办公室、兰州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实践育人作用,搭建协同育人平台,联合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河’我一起,守护兰州”一日研学实践活动,目的是带动少年儿童深入了解黄河的地质地貌,理解母亲河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从小树立尊重自然、保护母亲河的价值观念。

活动设计思路是建立以“研”为目的、“游”和“学”相结合,围绕“认识母亲河、保护母亲河”这一主题开展活动,分为“前世今生”“文明发源””“黄河之殇”“保护母亲河”四个部分,为少年儿童创设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实践体验。

5月28日、6月24日、8月4日,兰州市校外教育办公室、兰州市少儿活动中心开展三期“‘河’我一起,守护兰州”一日研学实践活动,城关区水车园小学、兰州市少年宫少数民族学员和广武门社区辖区学生等90名未成年人参加。在体育公园、望河亭、龙王庙等景点,志愿者为学生讲解甘肃地形和地貌、黄河的形成和变迁,在黄河边捡拾小石子、花草树叶,为手工制作活动作准备。在甘肃地质博物馆,参观地质矿产、古生物、矿物和岩石标本,观看纪录片《地球的诞生》。志愿者系统讲解黄河的地质演变过程、兰州地理概况和环保知识,生动活跃的气氛吸引学生们纷纷加入讨论,一起制作手工作品。第二期研学实践活动结合民族团结主题开展,少年宫美术教师马惠娟带来一堂以黄河文化为背景的手工制作课,讲解马家窑彩陶的绘制手法、色彩基调、艺术特色等知识,动手绘制彩陶图案。第三期研学活动编印研学手册,中心教师王萍全程主持活动,少年宫美术教师吕晶讲解彩陶美术实践课程,带领学生动手制作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表达创作理念,分享作品和心得体会。在讨论环节,学生们分享研学活动感悟,讲述收获,朗诵诗词,表达对黄河和家乡兰州的热爱之情。

本次实践活动的特色有:一是整合资源,突出公益性。活动与兰州大学“益厘米”公益组织进行接洽,借力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环境资源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地质地理资源共同设计开展本次活动。兰大志愿者提供了主题宣讲资料、与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完善宣讲课程内容。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德育性。本次研学实践选取本土资源——黄河作为少年儿童德育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掘德育元素,突出思想性和时代性,在课程设置上着重通过浸润黄河文化,体现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

三是内容丰富,突出实效性。虽然研学实践活动仅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内容上涉及黄河地质地貌、历史人文、生态治理、彩陶文化等多方面知识,包含主题宣讲、户外徒步、博物馆研学、手工制作、分享展示等多种形式,课程设置参与性、体验性强,学生们动手实践,互相交流,激发了更大的研究性学习兴趣。这些研学课程让学员们集游、学、研、乐于一体,在领略自然美景的基础上,探究黄河地质演变、历史文化,拓宽了视野,坚定了文化自信,感悟到黄河文化的魅力,树立了保护母亲河的环保意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